Citations:本地話

From Wiktionary, the free dictionary
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

Chinese citations of 本地話本地话 (běndìhuà)

Waitau[edit]

  • 2010, 莊初昇 [Chusheng Zhuang], “一百多年來新界客家方言名詞性詞語的演變 [Nominal Expressions in the New Territories Hakka: Changes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]”, 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, number 24, →JSTOR, page 142:
    「本地人」使用的是一類稱之為「圍頭話」的粵方言(張雙慶、莊初昇,2003)。歷史上客家人與「本地人」儘管有過矛盾,甚至發生過械鬥,但畢竟比鄰而居,相互影響滲透是在所難免的。客家作爲後來的「客戶」,政治、經濟、文化地位與」[sic]本地人」不可同日而語,因此客家方言受「本地話」的影響應該甚於「本地話」受客家方言的影響。
    (please add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quotation)
  • 2016, 施志明, 《本土論俗──新界華人傳統風俗》, Hong Kong: 中華書局, →ISBN, page 23:
    從語言風格上,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是「本地話」(圍頭話),能夠和廣州話直接溝通。
    (please add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quotation)
  • 2016, 葉德平, 邱逸, 《古樹發奇香──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文化》, Hong Kong: 中華書局, →ISBN, page 9:
    本地人操一種屬於粵語系統的方言,他們自稱「本地話」,是一種類似廣府話的土粵語方言,一般稱為「圍頭話」,跟客家話的關係不大。
    (please add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quotation)
  • 2018, 劉鎮發, “香港新界大埔汀角話概述”, in 《中國語文通訊》 [Current Research in Chinese Linguistics]‎[1], volume 97, number 1, page 111:
    圍頭話使用者在香港居住已久,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從江西遷來錦田的鄧氏。上了年紀的使用者都認為自己是“本地人”,語言是本地話,到了最近才漸漸接受自己語言稱為圍頭話的說法。
    (please add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quotation)
  • 2019, 張國雄 [Cheung Kwok Hung Stephen], “當代香港社會中的傳統客家山歌:「九龍山歌」之個案研討 [Traditional Hakka Shange in Contemporary Hong Kong Society: A Case Study of “Kowloon Shange]”, in 《全球客家研究》 [Global Hakka Studies]‎[2], number 12, page 72:
    後來,移居到香港的廣府人自稱為「本地人」,而他們的語言稱為「本地話」或圍頭話(圍村內的語言);雖然同屬廣府話,「本地話」或圍頭話與今日的廣府話已經很不一樣(劉鎮發 2001:2-4)。近幾十年間,「本地人」與「本地話」這兩個稱號已逐漸式微,取而代之的是「圍頭人」和「圍頭話」,不少男性「圍頭人」更樂於自稱為「圍頭佬」(文合山 2008)。
    (please add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quotation)
  • 2022, 葉德平, “海納百川 和而不同”, in 《讀書雜誌》 [Reading Magazine], number 2, page 33:
    「本地人」會自稱自己的方言為「本地話」,而我們一般會叫它做「圍頭話」。
    (please add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quotation)